当前位置:首页  >  营商动态
资阳市营商环境指标提升行动经验做法(第三期)
2021-12-28

一、资阳高新区打造“科创飞地”

持续提升企业获得感

 

      涉及指标:包容普惠创新

      推荐指数:★★★★★

      推荐理由:资阳高新区深入参与“成德眉资创新共同体”建设,集聚资源力量,创新打造“科创飞地”,推动成都资阳两地“创新资源互享、孵化平台互联、科技人才互用、金融服务互动”。此项工作在全市首创实施,争取打造成为成资同城化科技创新改革试点,此项举措已纳入省发展改革委营商环境经验做法汇编(第四期)在全省宣传推广

 

    资阳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次全会精神,主动参与“建设成德眉资创新共同体”,积极“营造支持创新创造的一流生态”,通过打造成资协同创新中心等跨区域“科创飞地”,推动成都资阳两地“创新资源互享、孵化平台互联、科技人才互用、金融服务互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

       一、主要做法

     (一)突出创新资源互享。聚焦加大科技资源供给,积极参与成资两地科技部门共建“科创飞地”,建成运营成资协同创新中心、成都“科创通”资阳分站、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资阳分中心等创新服务平台,推动成都创新资源、创新成果在园区共享共用,持续提升科技型企业获得感。引进科技咨询、科技中介等机构在成资协同创新中心集中设立办事机构,组织科技企业联合成立技术创新联盟,让企业共享专业优质服务。

     (二)突出孵化平台互联。聚焦主导产业能级提升,坚持“不求所在,但求所用”思路,利用“研发在成都、转化在资阳”飞地孵化模式,联动成都高新区、成都医学城等创新高地,开展口腔医药、电子元器件等领域研发项目,促进技术成果在资阳高新区落地转化。对标“成都标准”提升服务水平,促进成都科创资源向资阳辐射、科技服务向资阳延伸、科技信息与资阳共享,打造线上线下联通的全链条科技服务体系,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创新生态。

     (三)突出科技人才互用。聚焦高端人才智库建设,搭建校企合作桥梁,推动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成都研究院等创新团队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促进技术、人才等要素跨区域流动。借助“飞出地”成都的专家资源,组建成资协同创新中心“科技管家服务团”,建立知名企业家、教授学者、省级创业导师为主的专家导师队伍,围绕技术、管理、财务等领域开展“一对一”个性化服务,破解企业创新发展难题。

     (四)突出金融服务互动。聚焦科技金融服务保障,加强与成都科技银行、担保等融资机构联系互动,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引入成都“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机构,在“飞入地”资阳高新区共建金融服务平台,设立园区e贷、应急转贷等信贷产品,推出天使小贷、科技贷、仪器贷等特色科技金融产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引入成都技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投资机构,定期开展科技项目诊断和投资咨询,帮助企业搭建科学合理股权架构、优化完善公司治理。

       二、取得成效

    截至目前,园区拥有78户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建成2家省级孵化器、省级众创空间,先后获批四川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科技服务业产业集聚区,与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院校合作实施37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借力成都院校专家成立四川省口腔医疗科技创新促进会、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牙谷研发孵化中心,成资协同创新中心今年服务企业120余家次,科技型企业获得感逐步增强,园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加速构建。

       三、下步打算

    资阳高新区将着力拓展“科创飞地”模式,加速构建更加完善的科技资源供给链、科技平台孵化链、科技人才服务链、科技金融保障链,打造“产学研合作、高新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智库、科技服务超市”五位一体的跨区域全链条协同服务体系。

 

 

 

二、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强化“政企协同”持续提升电力服务水平

 

       涉及指标:获得电力

       推荐指数:★★★★★  

       推荐理由:高效的办电服务、稳定的电力供应对于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具有重要作用,是建设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聚焦企业和群众办电堵点、难点、痛点、热点问题,从办电耗时、流程、费用及用电可靠性等方面打出“组合拳”,着力构建“政企协同”办电机制,精准发力解决办电突出问题,进一步改善“获得电力”营商环境,全市电力服务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该项举措省委深改办采纳,并在四川改革动态142期宣传推广。

 

    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落实国省供电改革要求,聚焦企业和群众办电堵点、难点、痛点、热点问题,最大限度保障市场主体用电需求,着力构建“政企协同”办电机制,优化用电审批程序、降低接电成本、强化平台运用,持续提升电力服务水平

       一、主要做法

     (一)压减办理时限。一是规范办理程序,制定资阳市优化水、电、气、通信等用户办理程序,将电力接入工程涉及的行政审批事项纳入并联办理,时限由4个工作日压减至1个工作日,对于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工程,免办部分行政许可并实行告知承诺制。二是落实供电企业主体责任,将已实现“三零”服务的低压用户、高压单电源用户、高压双电源用户的办电时间分别由7个、16个、31个压减至5个、14个、28个工作日以内,居民用户从报装申请到装表接电的全过程平均办电时间由5个压减至3个工作日以内。三是及时公开信息,制定用电报装工作流程、办理时限、办理环节、申请资料等服务标准和收费项目目录清单,通过政务服务中心、供电营业厅以及政府网站等线上线下方式向社会公开,确保办电用户信息早知道、资料早准备

      (二)优化办理流程。一是将高压非居民用户用电报装环节由6个压减至4个;高压用户办电材料由5个压减至2个(用电单位经营许可、用电地址权属信息);推行居民用户、低压非居民用户的用电报装办理2个环节 2个材料(身份信息、用电地址权属信息)”。二是加强供电企业与政府部门协同配合实时跟进全省统一的审批流程和审批平台建设进度,持续推进营业执照、身份证件、不动产登记、项目立项批复、项目施工方案及图纸等用电报装有关信息互认共享,最终实现居民用户“刷脸办电”、企业用户“一证办电”。三是积极推行“一网通办”,采取“政府部门主导 供电企业配合”方式,实现全市电力业务“一网通办”。

      (三)降低接电成本。一是持续扩大农村地区小微企业用电报装“零投资”范围,对照城区标准将目前农村地区100kW及以下的小微企业用电报装“零投资”范围扩大至160kW及以下。二是规范收费行为,采取“部门督查 行业自查”等方式,开展用电报装、行政事业性审批不合理收费和证明事项清理,确保居民用户和已实行“三零”服务的低压非居民用户办电“零投资”,对于高压用户不得以任何名义或通过关联企业向用户收取不合理费用;同时对电力基础设施工程涉及的占道费用实行减半优惠,涉及掘路且自行按标准恢复的,不再额外收取恢复费用。三是精准实施政策,全面贯彻国、省相关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政策,对涉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项目优先开展电网投资延伸。对于高压用户,按照安全、经济和实用的原则确定供电方案,并结合电网承载能力,优先使用现有公用线路供电,实行就近就便接入电网,最大限度降低用户费用。

     (四)提升供电能力。一是加强智能电网建设,优化配电网运行方式,提高电网精益化管理水平和故障抢修效率;提升供电企业配网精益化管理水平,全面推广“不停电”作业,持续降低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和年平均停电次数。二是严格行政执法,会同市公安局、市城管局等部门,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加大对违章作业、野蛮施工、违规用电等行为的查处力度,减少因违规施工导致的停电时间和次数。三是强化安全管理,会同供电企业组成专业工作组,深入自有电气设备的企事业单位,指导用户加强自有产权设备安全监测和隐患治理,提升用户侧供电可靠性,同时广泛宣传《电力法》《四川省电力设施保护和供用电秩序维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引导用户提升电力安全意识。

      二、取得成效

    截至目前,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相关部门与市电力公司已建立电力报装和电力设施保护等联动工作机制,涉电行政审批办理、施工和电网运行管理进一步规范已成为全省电力业务“一网通办”3个试点之一,完成业务办理46笔,办理环节、时限指标水平居全省前列;开展“转供电”价格行为清理联合行动,共清退加价电费303万元,惠及终端用户5387“电力 金融”服务成功落地,安岳县宇良汽车水泵公司成功获得全市首笔“电力 金融”贷款400万元;深入全市5000余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安全检查和技术指导工作,用户侧电力安全监测和隐患治理工作持续稳步推进

       三、下步打算

    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将持续拓展“政企协同办电”覆盖范围和服务功能,加强协调联动,推动构建、完善政府部门与供电企业间的信息共享、联合办公机制,打造电力接入和涉电服务事项“政企联办、一网通办”的全流程服务体系。

 

 

 

 

三、资阳市税务局“码”上开票、“e”扫即得

——“资e票”电子发票平台让发票开具跑出“加速度”

 

       涉及指标:纳税

       推荐指数:★★★★★

       推荐理由:为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税收现代化建设需要,积极响应国家税务总局大力推广电子发票的要求,持续推进“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提升纳税服务水平、拓展纳税服务渠道,加强纳税人主动为消费者开具发票意识,为消费者方便、快捷索取发票提供便利,有助于营造更加良好的经济秩序,资阳市税务局对标成都先进经验,推出“资e票”电子发票平台。

 

    资阳市税务局对标成都先进经验,联合中国工商银行资阳分行合作推出纳税服务新产品,创新“资e票”电子发票平台惠及全市两万余户商户,实现全行业覆盖。此项平台具备使用成本低、开具发票快、数据价值高等优势特点,为纳税人和消费者使用增值税发票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一、主要做法

       一是精诚共治,促进多方“共赢”。经过前期调研,确定首批推广对象为未达起征点的定期定额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具有数量多、行业广,零星分散且遍布城乡的特点,尤以餐饮、零售行业最具代表性,纳税人、消费者对发票领用、发票索取都有很大需求。经过认真分析纳税人诉求,联合银行、服务公司,共同开发出便民利企发票开具平台,拓宽纳税服务渠道,大力推广电子发票使用,深化拓展税收共治格局,提升纳税人、消费者获得感,进一步优化办税体验,形成发票开具增值效应,实现纳税人、消费者、银行、税务四方“共赢”良好局面。

      二是“码”上开票,便捷度加速提升。相较于传统发票领取而言,不再需要实体大厅领取以及免费邮寄,实现线上领取、数据传输、即刻到户,节约了时间成本;采用扫码自助开票模式,上手快、耗时短,纳税人不用额外购买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备,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一个二维码、一张银行卡即可办理,无论消费者采用扫码付款、现金付款,均可直接在线开具电子发票,全流程控制在一分钟以内,且可以实现多人同时并行使用,实现发票实时保存和发票信息网络传输,极大地节省了纳税人到税务机关申领、开具保存纸质发票的时间和等待时间。纳税人申领、开具更加便捷,消费者索要、保管发票更加容易,一定程度上杜绝了供销双方的矛盾,进一步促进经济秩序良好发展。

      三是强化问题追踪,确保高效运行。通过QQ微信群、宣传手册、征纳互动平台等渠道,普及电子发票的使用方式及注意事项,提升纳税人对电子普票的认知。搭建电子发票推广服务流动网点,由税务人员、技术人员现场一对一辅导,满足纳税人办理需要。建立问题收集、解决、反馈闭环机制,认真收集纳税人的热点、疑点问题,对当下能解决的,为纳税人提供“即时即办”服务。针对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与相关业务部门对接,反映纳税人诉求,及时解决反馈,为使用电子发票的纳税人提供技术上的支持,确保纳税人充分享受“码”上带来的全新体验。

       二、取得成效

    自10月份“资e票”电子发票平台推行以来,全市共700户纳税人在平台注册登记使用。“资e票”的推出,是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税费精细服务、精诚共治的深刻体现。同时,纳税人也纷纷给出高度评价,特别是在开票便捷度上,一分钟即可完成发票开具,既节约开票成本,又节省开票时间,给纳税人、消费者都带来了更佳的发票开具服务体验。

       三、下步打算

    总结前期推广经验,针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系统不断升级完善,加大风险防控,主动识别、解决电子发票开具带来的税费征管风险,后续在风险可控情况下,逐步扩大推广范围,不断提高电子发票的普及覆盖率,实现更加精细化、智能化的服务,营造更优的税收营商环境。

 

 

 

 

资阳市司法局创新“三大体系”服务外来企业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涉及指标:政务服务 包容普惠创新

      推荐指数:★★★★★

      推荐理由:为持续优化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资阳市司法局整合资源力量,创新推动外来企业投诉服务组织体系、联动体系、服务体系“三大体系”建设,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此项举措得到了省级表彰推广,人民日报、中国网、四川日报、川报观察等多家媒体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

 

     市司法局以创新外来企业投诉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规范化、协同化、精准化水平,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上亮实招,在助力企业排忧解难上下实功,在服务企业发展上出实策,全方位、多层次提升资阳营商环境水平提供坚强有力法治保障。

       一、主要做法

     (一)构建标准规范、制度完善、覆盖全域的外来企业投诉服务组织体系。一是依托特色创响投诉服务品牌站”。强化统筹谋划,全市建立政府外来企业投诉服务中心4个,择优选择商会、协会、工业园区等商业集中发展区设立特色工作站(外商投资企业投诉服务中心)10个,依托高新区云创智谷、法律服务机构等打造投诉服务接待窗口6个,实现了市、县(区)两级人民政府企业投诉及服务组织网络全覆盖。二是建章立制筑牢投诉服务运行基石。及时修订完善投诉中心工作职责和运行规则,完善值班工作制、法律会诊制、限时回复制、跟踪督办制以及分类会商、分类研判、分类处置、分类反馈等工作机制。印发《市政府外来企业投诉中心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各县(区)跨行政区域企业投诉协作机制》等制度。三是选派人才落实投诉服务队伍保障。建立由55名专业法律人才、政策专家、纠纷调解能手等组成的“三团两库”,即“政策服务团队、法律服务团队、纠纷化解团队”和“法治讲堂师资库、典型案例库”,选派60余名法律专业人才担任投诉服务站点成员,发挥各行业各领域专业优势服务企业。

      (二)优化联动联办、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涉企投诉服务协作联动体系。一是联席会商整合职能优势。建立17家成员单位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共同配合中心工作和重大项目建设,及时交流工作经验做法,会商处置重大疑难纠纷,营造良好的投资营商环境。二是跨域协作突破空间障碍。推动建立省、市、县三级上下联动、资阳辖区内无缝衔接以及资阳、重庆市渝北区横向跨行政区域投诉处理协作机制、信息交流沟通机制以及异地交叉办理、联动联办机制,依法高效开展企业投诉处理服务工作。推动资阳市重庆市渝北区联合签署了《积极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构建跨行政区域企业投诉处理协作机制暨共建外来(民营)企业投诉服务工作站合作协议》,实现了企业投诉处理跨省市联动。三是工作联盟积蓄服务动能。构建“多方联动”“行政 司法联动”等资源共享、协作配合的涉企政策法律服务联盟。市县两级均建立了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工商联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四方联动”机制,优化涉企法律服务保障,开展法律风险防控,助力企业发展。

      (三)完善方便快捷、普惠均等、精准高效的涉企投诉处理及法律政策服务体系。一是规范化投诉服务维护合法权益。及时修订并公布《资阳市外来企业投诉服务标准化手册》《资阳市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办事指南》,建立并优化“台帐登记、受理转办、调查核实、调解处理、回复回访”等企业投诉处理规范流程。二是订单式法治体检助企风险防范。优化涉企问卷和法治体检表,针对不同类别企业从内部管理、外部经营等方面设置个性化体检项目,分行业、分类别、分规模精准开展体检活动,对劳动制度、合同签订、财务管理、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培训等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帮助企业建立法律风险防火墙。三是多元化纠纷化解促进排忧解难。加强机制建设,印发《涉外行政复议调解工作规程》,制定《资阳市仲调对接机制》。联合市法院、市工商联制定了《关于建立涉企纠纷诉调对接、涉企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的意见(试行)》和《关于涉企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支持涉企部门、行业协会、商会依法设立商事纠纷专业调解机构,全市设立专业性行业性调解机构55个。四是升级版暖企行动优化服务保障。整合各级各部门优质资源,组织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法律政策“暖企”行动和外商投资企业“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活动,深入企业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政策大宣讲、纠纷大排查、意见大征集,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提升“为企业办实事”实效。

       二、取得成效

    提升企业投诉服务水平经验做法在全省宣传推广市司法局《构建跨行政区域企业投诉处理协作联动机制》被省法学会立项为2021年度全省15个法治实践创新专项课题之一。今年以来,深入350家企业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劳动合同普查等活动,调解涉企纠纷200余件,指导150家企业建立完善法律顾问制度,通过法治体检发现风险32项,优化60项工作措施,发放法治宣传资料、宣传产品5000余份。

       三、下步打算

    继续探索创新举措,注重打造特色亮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企业投诉服务新发展,深入开展跨行政区域企业投诉处理协作机制研究;创新涉企服务新模式,探索设立并发挥资阳市涉外法律服务中心作用;打造为企办实事升级版,整合资源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精准的政策法律服务。

主办:资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联系电话:028-26655501 市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28-28000836 制作:ZengHuaYong
政府网站标识码:5120000001 蜀ICP备05007295号-1 川公网安备 512002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