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创新“三方联动”帮扶机制 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涉及指标:包容普惠创新
推荐理由: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结合工业发展规律,牢牢把握改革创新强大动力,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创新推行“三方联动”帮扶机制。该机制能帮助主管部门全面、准确掌握工业企业诚信、守法及生产经营情况,整合各方资源为企业提供专属帮助,区别于部门挂联帮扶企业传统服务方式,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立“三方联动”帮扶机制,推行多指导少检查、多监督少处罚、多发整改通知书少发罚款通知书,在支持重点、分类管理、政策导向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固定联席服务部门,划定支持企业范围,确定政策配置原则,强化对企业的帮扶指导。
一、主要做法
(一)高起点策划。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营造亲清的政商关系,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主管部门核心、其它部门支撑作用,由分管市领导亲自策划、高位推动,结合资阳实际,提出了建立“三方联动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的创新模式,三方由经信、发改、科技3个市级行业综合管理部门,生态、应急、金融、税务等12个监管执法及服务保障部门,265户重点企业代表组成。
(二)高层次联动。“三方联动”机制率先从市级部门开始,通过“信息联动”帮助主管部门全面、准确掌握重点工业企业诚信、守法及生产经营情况,整合各方资源支持应该支持的企业,不支持不应该支持的企业,提醒帮助应该提醒的企业;通过“服务联动”推行多指导少检查、多监督少处罚、多发整改通知书少发罚款通知书,从根本上帮助工业企业解决问题。
(三)高效率推动。帮扶机制已全面启动,市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资阳市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方联动机制(试行)》,完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三方促进机制。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成员单位对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诚信守法情况进行通报并开展现场评议,后期评议企业规模将逐步扩大到所有工业企业。
二、取得成效
“三方联动”帮扶机制构建起主管部门与企业、监管部门与企业、服务保障部门与企业、主管部门与监管和服务保障部门、主管部门上下级之间“五个良性互动”关系,更好发挥企业在转型升级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市场在资源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推动引导作用,强化创新驱动,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9%,较全省高0.1个百分点,列全省第9位;工业投资62.7亿元,增长32.3%,较全省高22.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截至2022年2月,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6户、省高成长型中小企业3户、省行业小巨人企业1户。
三、下步打算
落实联席会议制度,组建工作专班加大对评价基础数据的核实,实施“三方联动”季度通报制,定期通报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并将“三方联动”帮扶机制与工业企业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综合考虑、统筹推进,按照不同榜单进一步细化差异化支持政策措施。对“100户做大做强骨干工业企业”和“76户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方联动A类工业企业”开展挂联帮扶,营造帮扶机制广泛实施的浓厚氛围。
二、资阳市政务服务大数据管理局创新“三推动三提升”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涉及指标:政务服务
推荐理由:资阳市政务服务大数据管理局协同相关部门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不断优化流程、压缩时限、整合系统,不断提高项目服务效能,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该案例于2022年3月18日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专题报道。
一、主要做法
(一)推动审批流程优化。印发《资阳市房屋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修订版)》《资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2021修订版)》《资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市政公共服务和中介服务事项清单(2021修订版)》等文件,将工程建设项目细分为11类,项目审批时长控制在20至78个工作日。出台《资阳市优化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服务的实施意见》,将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流程压缩至12个,审批时限缩至20个工作日以内。制定全市统一规范的用水用气报装服务指南,报装流程压缩至2个,报装办理时限压缩至9个工作日以内。
(二)推动审批环节压减。全面推行并联审批,强化主线、辅线事项同阶段并联办理,切实减少业主跑动次数和事项材料重复提交次数。将带方案出让土地类项目、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仓库和厂房工业类建筑工程项目的用地许可阶段、工程建设许可阶段、施工许可阶段并联办理,减少审批环节1个以上。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对涉及工程建设项目的58个高频审批事项进行梳理,减免业主申请材料72份,材料表单在工改系统运行基础上减免22.5%。
(三)推动管理系统整合。协同推进省工改系统与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省住房城乡建设电子政务平台业务系统对接,实现办件信息实时同步。全市政务服务办事大厅统一设置投资建设项目服务综合窗口,实行“业主线上申报、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阶段办理、材料网上流转、窗口统一出件”,构建起“部门科室服务部门窗口、部门窗口服务综合窗口、综合窗口服务项目发展”的审批模式。稳步推进“多评合一”“多测合一”工作,实现项目业主对评估事项进行一次申请、一次告知、同步编制、集中评审、统一反馈。
(四)提升项目网办深度。完善多规合一、区域评估、多评合一、水电气信报装、中介服务超市等辅线功能模块11个,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要素、全流程、全覆盖线上审批。2021年全市全流程网上办理项目1324个,办件2118件。54家企业入驻“水电气信报装”模块,66家中介服务机构进驻中介服务超市,各县(区)、高新区、临空经济区完成压覆矿、环境影响评价等合计8个事项成果上传。
(五)提升项目监管水平。印发《关于健全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监督检查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推进“双随机”抽查和重点监督检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办法》,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资阳市社会信用信息平台、“信用中国(四川资阳)”信用门户网站和APP全部上线运行,同步归集并向国、省信用信息平台推送“双公示”等信用信息66余万条,初步构建了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六)提升综合服务效能。进一步完善工改系统辅助模块配置,覆盖项目策划生成到竣工验收全过程,涉及行政审批、市政公用服务、中介服务三方面,真正实现项目建设“一网通办”。项目业主申报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交通、水利、能源和非煤矿山等项目类型,同步开展水电气信线上报装,勘察、测绘、设计、审图等中介服务机构线上委托。加强工改综窗建设,加大窗口人员培训力度,靠前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办件咨询、协助申报、受理出件等综合能力显著提升。
二、取得成效
将工程建设项目细分为11类,项目审批时长控制在20至78个工作日。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流程压缩至12个,审批时限缩至20个工作日以内。用水用气报装流程压缩至2个,报装办理时限压缩至9个工作日以内。梳理58个高频审批事项,减免业主申请材料72份,材料表单在工改系统运行基础上减免22.5%。54家企业入驻“水电气信报装”模块,66家中介服务机构进驻中介服务超市,2021年全市全流程网上办理项目1324个,办件2118件,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要素、全流程、全覆盖线上审批。
三、下步打算
资阳市政务服务大数据管理局将按照全省“一网通办”工作部署,协同相关部门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投资建设项目审批融合提升工程,协同推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和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集成融合,建立以项目代码为基础的投资项目建设在线审批体系。实施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提升工程。进一步清理政务服务领域中介服务事项,发布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完善中介服务管理机制。完善中介服务“网上超市”,实现中介服务网上选取、网上签约、网上评价、网上监管。探索将电子担保、招标代理等相关服务纳入“网上超市”。
三、资阳市商务局上线“外贸管家”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 拓展外贸合作“朋友圈”
涉及指标:跨境贸易
推荐理由:为深入贯彻国省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资阳市商务局围绕市场主体关切,积极探索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资阳落地落实,推出了全省首个市级“一站式”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资阳“外贸管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开放发展,将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推进贸易便利化,2021年初,资阳市商务局按照“企业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的要求,启动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建设。2021年12月23日,资阳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外贸管家”(以下简称“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实现“一点接入、一次申报”办理国际贸易各项业务。
一、主要做法
综合服务平台由市政府主导,省级多个部门给予支持,四川省外综云服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负责规划、设计,资阳市商务局负责具体推进,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一)运营模式。资阳“外贸管家”是集“单一窗口”、信保、融资、物流、退税、信息咨询、客户介绍、产品展示、贸易救济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分别由四川省外综云服科技有限公司和资阳发展苌庆实业有限公司负责开发、运营和维护;运维费用由市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列入财政预算。
(二)功能设计。综合服务平台分期建设,前期共开通五个功能,包括连接中国(四川)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一站式”服务、数据可视化、信保和贸易救济。后期将陆续开通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海外仓等功能。
1.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通过中国(四川)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实现“一点接入、一次递交、数据反馈、信息共享”,为企业提供资质办理、报关报检、结汇退税、金融保险等贸易便利化措施,帮助企业轻松实现“资质办理一步达、企业申报零负担、单证信息一点通、货物通关全天候”。
2.“一站式”服务。依托省外综云服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整合信息资源、渠道资源和业务资源,提供物流、金融和需求发布等服务。
3.数据可视化。通过整合进出口报关货值、商品总值、申报货值、通关时间、运输方式等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的功能需求。满足最终用户在企业级报表、数据可视化分析、自助探索分析、数据挖掘建模、AI智能分析等大数据分析需求。
4.信保。帮助外经贸企业扩大出口、保障企业收汇安全,营造有利于外贸发展的营商环境。包括风险信息、风险咨询、服务小微、信保融资、保户通道等五大功能,可为企业提供国别风险预警、重点国别跟踪、国际贸易与投资要闻、资信评估等服务,尤其是提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信息互换与服务共享,为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保障。
5.贸易救济。通过商务部公共信息服务系统,链接“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提供法律法规、进口调查、出口应诉、新闻纵览、案件总汇、服务专区等板块的信息平台,及时客观地反映国家调查机关立案、调查、裁决等工作情况。广泛宣传贸易救济法律知识,交流贸易救济措施研究成果,实现与社会各界的信息交互。及时跟踪和提供全球贸易救济领域的最新动态和信息,提供历史数据和背景资料。
(三)通关服务。通过系统链接海关、海事、港口管理部门三个单位,实现了企业通关申报、物流管理、查验、放行的全程信息化服务,同时实现了船代、车队、堆场、码头等港口物流生产作业在“单一窗口”上无纸化办理,通过流程再造,大幅度提高通关效率。
(四)配套保障。由资阳市商务局牵头,专门设立了028-26110118服务专线,及时响应用户需求,为外贸企业送政策、送服务、送培训、解难题,开展海外业务开拓咨询及业务代理服务,帮助企业更顺畅“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
二、取得成效
(一)大幅提升通关效率。企业进出口货物申报时间从4个小时减至10分钟以内,如一般货物贸易出口全流程时间从16天(世界银行评估中国货物贸易全流程时间)缩短至8天;船舶进境时间由36小时减少至2.5小时,出境时间由36小时减少至1小时。
(二)大幅提升综合服务水平。集成运用云计算、移动查询等先进技术,使得外贸企业从设立到通关的服务实现“一个窗口、一次办结”。
(三)大幅减轻企业负担。每个集装箱可减少费用600元。同时,实行无纸化分段担保,税款担保由按月预缴改为按实际批次缴交,极大的减少了企业资金占用。
三、下步打算
一是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和范围。启动后期建设,拓展服务范围,覆盖国际贸易全流程;建立线上信息服务平台与线下综合服务大厅互动完整的信息化服务体系,推动综合服务平台功能更加完善,服务更加高效。二是加快数据标准化工作。采用国际和国内双项标准进行数据规范,争取省口岸办支持,在综合平台的运营中尽量增添现有的国际和国标双项标准,最大限度实现数据标准化。三是积极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通关合作。重点推动国际通用标准、技术法规等效性评估和合格评定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推动通关数据、查验结果、海关封志和原产地证明互认。
涉及指标:执行合同 保护中小投资者
推荐理由:为扎实做好根治欠薪工作,实现“两清零”目标,乐至县认真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严格按照《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对全县在建项目进行了全面规范,乡镇(街道)、部门建立治欠全面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各项制度,并在全省范围内创新金融治欠工作模式,有效缓解政府性项目资金不足难题,为打造“无欠薪”乐至营造良好环境。
乐至县以根治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同,创新运用金融政策,有效规范工资支付秩序,维护用工单位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一、主要做法
(一)稳政策、健机制、强能力,党政同责一起抓。一是“谋”全年,压实责任。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和县领导小组会议多次专题研究根治欠薪工作,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任务,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二是“统”长远,建章立制。健全工资支付监管机制,相继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资专户资金监管的通知》《关于实行商品房预售监管资金使用时分离农民工工资拨付至银行专用帐户制度的通知》等文件,根治欠薪工作实现制度化。三是“育”人才,落地见效。先后组织项目负责人、劳资专管员等各类人员参加根治欠薪业务培训会5次,深化各方对根治欠薪工作的认识,确保政策措施有力有效落实。
(二)稳步伐、控节奏、提质量,部门联合齐心抓。一是纳入“一个平台”,统一管理。将15个在建项目全部录入四川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安排专人随时对平台预警信息进行监控,高效解决预警信息20条。二是打造“两张网格”,立体治欠。建立横向联合管理网络和纵向管理网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乡镇(街道)、行业主管部门各司其职、并行用力,提升了化解工资纠纷效率。三是实施“三重惩戒”,多重治理。健全联合惩戒制度,依法将违法企业纳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并及时推送给政府采购中心及其他相关部门,在政府采购、招投标、税收等多方面实行联合惩戒。
(三)稳人心、强信心、谋创新,金融治欠协同抓。一是“强监管”,创新工资发放抽查制度。每月工资发放前,由人社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通过实名制系统、劳动合同等抽查工资造册情况,专户银行根据政府部门核验后的工资表代发工资,最大限度减少套用专户资金和不足额支付工资情况。二是“解企忧”,探索贷款政府贴息政策。对接银行简便放贷手续,县财政设立金融互动风险金10万元用于向提供政采贷和应收帐款质押贷解决农民工工资的金融机构给予金融补贴,最大解决政府性项目资金难题。三是“重应急”,建立应急周转金制度。财政部门专门追加切块资金,用于紧急情况下垫付农民工工资,防止发生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二、取得成效
乐至县通过多种方式联合治欠,有效缓解政府性项目资金难题,确保工资专用账户资金专款专用,营造不敢欠、不想欠、不能欠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提升在建项目的工资支付管理水平。2021年以来,高效处理各类工资纠纷101件,涉及农民工5123人、金额6292.04万元;将2家企业纳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审核发放175笔工资14790.44万元,累计提供政采贷11笔218万元、应收账款质押贷20笔20512.39万元,圆满完成“两清零”目标。
三、下步打算
乐至县将继续以工程建设领域为重点,探索更多更有效的治欠新方法,进一步规范建设领域工资支付秩序,全力打造“无欠薪”乐至。